霍尔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

2020-05-11 来源:admin
霍尔元件是世界第三大传感器产品。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、汽车、计算机、手机和新兴消费电子产品。未来几年,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和工业设计企业迁往中国,霍尔传感器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额将保持20%至30%的高增长率。同时,霍尔传感器的相关技术仍在完善之中。可编程霍尔传感器、智能霍尔元件和微型霍尔传感器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。

什么是霍尔传感器

霍尔元件是根据霍尔效应制成的磁场传感器,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技术、检测技术和信息处理。霍尔效应实验测得的霍尔系数可以用来判断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、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等重要参数。

由于霍尔元件产生的电位差很小,霍尔元件通常与放大电路、温度补偿电路和稳压电源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,称为霍尔元件。霍尔传感器也被称为霍尔集成电路,它的外观很小。

什么是霍尔效应?

霍尔效应是一种磁电效应,是霍尔在1879年研究金属导电机理时发现的。

后来,人们发现半导体和导电流体也有这种效应,半导体的霍尔效应比金属的强得多。当电流垂直于外部磁场通过导体时,载流子偏转,并且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产生附加电场,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。这种现象就是霍尔效应,也叫霍尔电位差。霍尔效应应该用左手法则来判断。

霍尔效应的本质是,当固体材料中的载流子在外部磁场中运动时,由于洛伦兹力,轨迹发生偏移,并且电荷在材料的两侧积累,形成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电场,这最终平衡了洛伦兹力和电场的排斥力,以在两侧建立稳定的电势差,即霍尔电压。

正交电场、电流强度和磁场强度的乘积之比是霍尔系数。平行电场与电流强度的比值是电阻率。大量研究表明,不仅带负电荷的电子,而且带正电荷的空穴也参与材料的导电过程。
返回列表